老城特产

当前位置: 在线特产网 > 老城 >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

时间:2013-12-26 09:15:33  2013-12-26  老城特产  手机阅读

  
   介绍:
 
  洛阳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1摘要
 
  洛阳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程式为:♂*K5C∞G2~5 :1:2~5,花径10~30厘米;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牡丹以它特有的富丽、华贵和丰茂,在中国传统意识中被视为繁荣昌盛、幸福和平的象征。
  
2介绍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洛阳牡丹
牡丹英文名:Subshrubby Peony、Tree Peony
中文别名 :百花王、鹿韭、木芍药、花王、富贵花
  在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牡丹和芍药是同一个词——---peony 或者 paeony (Paeonia)
科属:真核域 Eukarya
界:植物界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芍药科Paeoniaceae
属:芍药属Paeonia
种:牡丹 P. suffruticosa  洛阳牡丹
  (其他的分类系统将芍药科作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芍药属(Paeonia)。)
 
3产地
 
  原产中国,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光,亦稍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壤土或砂壤土,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
 
4形态特征
 
  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株高1-3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
 
5应用
 
  洛阳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牡丹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专类园;在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筑花台种植;在园林绿地中自然式孤植、丛植或片植。也适于布置花境、花坛、花带、盆栽观赏,应用更是灵活,可通过催延花期,使其四季开花。根皮入药,花瓣可酿酒。
 
6栽培历史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人,则知牡丹亦矣."又据太平御览谢康乐说:"南朝宋时,永嘉(今温州一带)水际竹间多牡丹.""牡丹这一名称的发现,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近代生物学先驱达尔文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写的《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一书中说,牡丹在中国已经栽培了一千四百年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推到一千四百年前,那是公元五世纪,即南北朝初年,和中国牡丹的栽植历史大体相属。#p#分页标题#e#
隋代
  隋代,隋炀帝(公元605-618 )时“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这又足以说明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则规模更大。
唐代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开元中盛于长安。传说当时洛阳有个叫宋单父的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颜色不相同(《龙城录》)。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从以上这些诗篇可以看出当时帝都长安裁培牡丹的盛况。这时,牡丹不但颜色种类多了,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奇变异和重瓣现象。“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着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紫白、白檀等,独无深红,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阳杂俎》)“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杜阳杂俎》)。这也说明了,中国早在公元九世纪,便已经有了重瓣牡丹。
  唐代洛阳人宋单父,精于园艺,他种的牡丹,红白斗色,变异千种,被时人尊称为花师,惊服他有“幻世之绝艺”。惜此高超绝艺,无著录传世。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第三》载,宋时有一复姓东门、人称“门园子”的人,是一位牡丹接花高手,富豪人家都请他嫁接牡丹,秋天接花,到来年春天见花再付钱,接活一株,价值五千。张邦基《墨庄漫录》亦载,宋徽宗宣和年间,洛阳有一位欧姓花师,用药壅培白牡丹根下,次年花开浅碧色,人称“欧家碧”,极为珍贵,每年作为贡品,供奉朝廷。
  宋代洛阳牡丹的栽培管理,在择地、栽植、浇灌、施肥、修剪、防虫害、防霜冻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技术方面,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明清时期,牡丹的栽培技术更加趋于完善。花工们从牡丹的种、栽、分、接、浇、养、医、忌等8个方面进行了科学总结,并付诸实现。古代洛阳牡丹的栽培技术,至今对牡丹的生产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代洛阳人在恢复和继承矛盾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各种技艺均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对牡丹的促成栽培技术,已能使其从9月上旬到翌年自然花期之前近200 天。牡丹花期控制技术已基本达到花随人意,周年开花。
宋代
  (公元960-1279年),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由唐之长安而转移到了洛阳,牡丹的品种更多,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并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一时期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欧阳修说: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盖其不接则不佳。
  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洛阳名园的毁夷,至南宋时,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盛。从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中所列60多个品种看,大都是从洛阳引进的。明代,盛极一时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许多是从洛阳引进的老品种。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阳牡丹又直接或间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足见洛阳牡丹的传播和影响。当今洛阳牡丹更传到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美国、荷兰、南非、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
 
牡丹栽培历史
  朝代、年代、栽培中心
  隋581-618洛阳
  唐618-907长安
  五代907-960洛阳
  北宋960-1127洛阳
  南宋1127-1279天彭
  明1368-1644亳州
  清1644-1911曹州(菏泽古称)#p#分页标题#e#
 
7科研成果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由于洛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加之园艺大师们巧植善种,培育出许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变异千种,名品日增,誉满全国,遂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 自古洛阳人爱花成俗.邵雍的"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开花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土无涯"的名诗,正是这种习俗的真实写照.
  洛阳地区具有丰富的牡丹资源,是中国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据统计,中国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共有8种、两个变种、1个亚种、1个变型,其中洛阳就有两个种。以这些洛阳原生种为主,繁育并形成了中国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牡丹品种群,辐射、传播至全国各地,并不断繁衍,形成当地的生态型品种。据统计,如今包括传统品种、新品种和从国内外引入品种,洛阳共有960个牡丹品种,占全国牡丹品种总量的67.25%,洛阳已经成为中国牡丹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洛阳市地质矿产局和省地质调查院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证明,洛阳牡丹开得硕大鲜亮确实与洛阳的独有地脉有关。
  据介绍,伊河洛河带来的火山岩元素沉积下来,使洛阳土壤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锰、铜、锌、钼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其中锰的含量平均高出26.7倍,加上该地区适宜的气候,使得洛阳牡丹具有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当前,洛阳牡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40多项,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20个;率先在国内制定执行牡丹种苗、盆花质量标准;率先申请注册牡丹“地理标志”,初步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当前牡丹年产值达10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日本、美国、荷兰、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洛阳新建了一批高档次牡丹观赏园,为延长花期专门建造了高山牡丹园、晚开牡丹园,使全市牡丹高档观赏园达到12个,观赏面积达4000多亩,牡丹自然花期从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并通过人工技术措施,实现花开花落随人愿,催花牡丹四季开放。
  河南洛阳依靠科技力量,对多个品种牡丹进行无性繁殖技术研究,大力培育推广新品种。当前,洛阳已拥有黑、红、黄、绿、白、紫等9大色系的牡丹品种1100多个,数量达4000多万株。
  2007年4月2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经专家论证认定,洛阳邙山为中国野生牡丹最主要的发源地,位于洛阳国家牡丹园内的“凤丹牡丹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存的数量最大的“千年牡丹群”。
  据介绍,邙山古代又称凤凰山,“凤凰山牡丹”简称凤丹牡丹。汉代就有凤丹牡丹的药用记载,距今已有1900年的历史。
  专家指出,牡丹枝条属半木质结构,很难长得高大,一般寿命在百年左右。洛阳国家牡丹园内的千年凤丹牡丹群,非常壮观又独具特色,花期长达一个多月。
  当前全国牡丹野生种有8个品种,其中河南就有6个,洛阳是中国野生牡丹最主要的发源地。专家认定,传播牡丹的历程为洛阳、四川、陈州、亳州、曹州。
 
8经济价值
 
  牡丹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牡丹全身还都是宝,花、种、根、粉都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除观赏外,其根可入药,称“丹皮”,可治高血压、除伏火、清热散瘀、去痈消肿等。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神农尝百草总结出《神农本草经》,将牡丹列为“中品”,“除症结瘀血,安五脏”。此外花瓣还可食用,其味鲜美。如今洛阳不断开发以牡丹为特色的产品,牡丹酒、牡丹系列化妆品、牡丹精油、牡丹保健茶系列产品,以及牡丹月饼、牡丹饺子、牡丹滋补靓汤等一系列新型牡丹食品。如今,洛阳市已经申请获得牡丹精深加工方面的国家专利20余项,为牡丹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此外,洛阳邮政局还开发出“千枚牡丹”个性化邮票系列产品,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在种植设计上,牡丹常构成园林的主体,形成牡丹景观,多则千株或没数万株,或丛植,或群植,如王城公园、西苑公园,暮春时节,牡丹盛开,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艳冠群芳,蔚为壮观。另外,用于鲜切花,被用作插花观赏和礼仪之花。二是作为药用。牡丹根中含有的牡丹酚原疳,为主要药用成分,具有镇痛散瘀和抑菌作用。三是用于食用。据史料载,牡丹花的食用始见于宋代。牡丹花瓣、花粉经化学分析,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物质,食之有病可医,无病可增加营养,强身健体。烤鸭的饮食文化中,有菜肴、花酒、点心等,从用料上讲,有以花为主料者,有为辅料者,牡丹花在烹调上有煎、炸、蒸、酿等制法。#p#分页标题#e#
  洛阳牡丹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见于唐代记载。白居易《移栽牡丹》诗中有“金钱买得牡丹栽”的词句。其价值有数十千买一株的,有数万买一株的,还有“一朵值千金”的。牡丹花王姚黄、花后魏家花嫁接苗的一个接头竟值钱五千。明代亳州人尚以黄金购洛阳牡丹一株魏家花者。民国时期,由于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牡丹“花价甚廉”(李健人《洛阳古今谈》)。当代洛阳牡丹商品化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商品生产基地,采用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优惠政策,至1990年商品牡丹发展至600亩,总株数达百万株以上。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开辟了国外市场,出口到法国、日本、美国、意大利、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使洛阳牡丹誉满天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洛阳牡丹也有代言人了,他的名字叫“小破孩”。4月8日上午10时,“小破孩”代言洛阳国家牡丹园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洛阳国家牡丹园用洛阳人自己创作的动漫角色进行形象代言,标志着洛阳文化产业的第一个“卡通大使”诞生。
 
9生长环境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的名句。
  欧阳修强调“地脉”,什么意思?这决不是说洛阳的土地肥沃,氮、磷、钾不缺,而首先是指洛阳的地气、王气。
  洛阳牡丹甲天下,得益于洛阳的山川形胜。而洛阳的山川形胜,托起了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坐上了105位皇帝。君临天下,才有了让他们“养眼”的牡丹;有了装扮他们首善之地人居环境的牡丹;有了他们粉饰太平的牡丹。
  当然,牡丹不单为他们而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花。
  洛阳这个地方很怪。牡丹长得好好的,但到了外地,就慢慢退化了,至少是花朵没有过去大了。而外地的牡丹本来一般化,到了洛阳,一下就变支楞了。这是一位园林工作者的感觉。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古人云:“种植好牡丹,必取洛阳土。”除却人为的因素,洛阳确实是牡丹的天堂。“洛阳居三河间,古善地。”其气候基本与中国“二十四节气”同步,四季分明,很符合牡丹的生长周期。“立春”时节,牡丹的幼芽开始膨大,并逐渐绽裂,而这时洛阳的平均气温已回升到0℃以上,适宜牡丹发芽。“谷雨”时节,洛阳气温稳定在17℃左右,牡丹自然进入开花期。洛阳冬季没有东北寒冷,夏季没有南方湿热,有利于牡丹的冬眠、越夏。
  河洛地区有黄河、洛河、伊河等众多河流,由于它们的共同冲积,形成了洛阳盆地。洛阳盆地土地肥沃,且黏性较大,这对相对喜爱稍显干旱而怕涝的牡丹生长十分有利。
  2004年4月,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和洛阳市地矿局还公布一项科研成果,经过对560平方公里土壤的考察研究,发现洛阳一带土壤的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锰、铜、锌、钼元素明显高出其他地区,其中锰的有效态含量是其他地区平均含量的20多倍。这些微量元素能有效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促进叶绿素、糖类、酶类的合成及花蕾的形成。洛阳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如此丰富,在于伊洛流域广泛分布着古老火山岩,经过亿万年的风化、冲积、搬运,形成了洛阳适宜农作物种植尤其是花卉种植的特色。由此可见,“种植好牡丹,必取洛阳土”,这一民间谚语千真万确,而欧阳修的“洛阳地脉花最宜”,也不是一句虚话、套话。
  人为和自然的结合,叫天人合一。洛阳牡丹得到大自然的爱怜,得到皇帝的垂青,得到庶民的钟情,得到文人骚客的推波助澜,定然会开出国色天香,“竞夸天下无双艳”,“万家流水一城花”。
 
10主要品种
 
  洛阳牡丹演化的结果,使得牡丹的观赏价值大大提高,但也造成了牡丹有性繁殖能力的降低。千百年来,洛阳花师们正是利用牡丹的这种演化、变异,经过自然和人工选择,创造出数以百计的牡丹新品种,对花卉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洛阳牡丹品种的颜色是随着新品种的培养而不断增多。洛阳野生牡丹为白色的杨山牡丹和紫斑牡丹以及其他牡丹种,经过人工栽培后,唐时出现了黑色(如军容紫),宋代出现了黄色(如姚黄等)、绿色(如欧家碧)、紫色(如左花等)和复色(如添色红)以及奇特的转枝花(如潜溪绯)等。此外,洛阳牡丹还出现了许多过渡性的花色。而今,洛阳牡丹的花色甚丰,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9大色系,五彩缤纷,万紫千红。截止1990年的统计,洛阳牡丹品种属红色系的204个,白色系67个,粉色系133个,黄色系11个,紫色系69个,蓝色系26个,绿色系4个,黑色系20个和复色系4个,总计538个。矛盾品种的命名,或以姓氏,或以产地,或以花色,或以花形。以姓氏得名者如姚黄、魏紫、欧家碧;以产地得名者如洛阳春、潜溪绯、寿安红;以颜色取名者如鹤翎红、胭脂红。一些牡丹花,则冠以俊美的品名,如醉杨妃、玉天仙、二乔等。还有寓意深妙而又典雅的称呼,如璎珞宝珠、飞燕红妆、雪夫人、粉香奴等。每个品种差异分明,各具特色。#p#分页标题#e#
  由国际牡丹园培育的黑桃皇后、东篱银南等6个新品种正式通过有关部门鉴定,至此,洛阳牡丹由2007年的1030种增至为1036种。
  记这些年来,以洛阳牡丹研究所为龙头,我市的高等院校、园林单位等协同攻关,牡丹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已使我市的牡丹研究进入了基础理论、高新技术实用性开发研究的新阶段,为洛阳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仅拿牡丹品种这一项来说,我市当前已超过千种。如今通过国家花卉协会认定的洛阳牡丹品种已经达到960个,数量在国内外城市中遥遥领先。
  2008年春节从花色单一到品种繁多,由国内品种到国外品种,洛阳春节催花牡丹在多年探索发展基础上,当前催花品种已达50多个.姹紫嫣红的各色牡丹装点节日市场,美化百姓生活.
  在素有牡丹之乡美誉的邙山镇,数万株催花牡丹在园艺工人的精心照料下,舒展枝条,吐露娇蕊,一株株各色牡丹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我市催花牡丹数量从当初几千盆已发展到当前的25万盆,在洛阳景陵牡丹园,技术人员通过摸索试验,不仅掌握了国内牡丹品种催花技术,而且还使众多国外品种在洛阳扎根开花。如今的品种有洛阳红,珊瑚苔,白雪塔豆绿,二乔,胡红,首案红,紫兰魁等品种,还有国外品种芳纪.花径和花王品种很多,2009年要催的品种有绿牡丹,黑牡丹都要上市。
 
11花会盛况
 
  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古都洛阳举城欢乐。来自中原各地、外省外市以及世界各国的观光旅游者,怀着极大的兴趣,向洛阳的各大公园涌去。人们以能一睹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为莫大的荣幸。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春日洛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从古至今沿袭不变,并且越来越盛。赏花的时间自花开至花落,大约有20多天。花开之时,也是全城沸腾之日,只有等到牡丹凋谢之后,古城才慢慢趋于平静。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命名牡丹花为洛阳市“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年起,洛阳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二十多届牡丹花会。二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扩大开放”的指导思想,“洛阳搭台,全省唱戏”,将牡丹花会办成一个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
  洛阳牡丹花会的成功举办,为洛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腾飞注进了无穷的活力。花会年年办,届届上台阶。多少年来,洛阳牡丹花在规模、层次、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得到进步和提高,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洛阳牡丹花会已成为洛阳人民引以自豪的盛大节日。花会期间,规模宏大的庆典活动,流光溢彩的牡丹灯会,务实高效的经贸洽淡,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都给中外宾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河南省洛阳市大街小巷的空地上、分布市内的公园里牡丹绿叶伸展,花苞满枝,预示着又一届牡丹花会的繁荣。据最新统计,已经举办24届的牡丹花会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000多万人次;如今更是热闹空前,花会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约占全年的1/3、旅游收入约占1/4。洛阳已成为全国黄金旅游城市、海外华人寻根问祖的热点、“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旅游业占GDP的比重由不足1%跃升到13.2%。
  花会搭台,经贸唱戏”。从1985年起,洛阳连续20多年借助花会平台举办经济技术交流暨贸易洽谈会等大型经贸活动,项目成交额达800多亿元,其中利用外资40多亿美元,不仅对发展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洛阳和河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仅2008年第26届洛阳牡丹花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共签约合同项目88个,投资总额达449.7亿元,其中市外资金386.2亿元。签约项目中有外商投资项目13个,投资总额11.8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9.6亿美元。
  截至16日,通过花会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全市已签约合同项目243个,投资总额653亿元,合同利用市外资金559.02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0个,投资总额12.75亿美元,合同外资10.2亿美元;内资项目223个,投资总额557.37亿元,合同利用市外资金482.44亿元。#p#分页标题#e#
  今日牡丹花更好,五洲四海争相来."在洛阳牡丹盛开的日子里,花开如海,人似潮涌."九衢游人"慕名而来.还有许多外国朋友和侨胞,跋山涉水,远渡重洋,来观赏洛阳牡丹的独特风采,都为这"花中之王"所倾倒,所陶醉.真乃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牡丹文化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洛阳东傍嵩山,西依秦岭,南含伊阙,北靠邙山。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山拱载,形势甲天下”之誉。洛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故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之称。牡丹为我这园艺花较早的观赏花卉之一。在牡丹栽培演化过程伊始就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洛阳牡丹不仅以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而美誉迩;以也其造化钟情,天下君临而总领群芳。洛阳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牡丹之圣地。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朝,隋炀帝(605-618年)“周二百里为西苑……易州进二十箱牡丹”,并记述了牡丹品种名称。宋高承也称“隋炀帝世始传牡丹”。可见洛阳为中国最早的牡丹栽培地之一。
  当时,姚黄出自洛阳司马坡的姚氏家,魏花出自晋宰相魏仁溥家。洛阳地方留守钱惟演赏之曰:“人谓牡丹花王,‘姚黄’真可谓王,而‘魏花’乃后也”。
  北宋时洛阳不仅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同时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为牡丹研究推广及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景佑元年(1034年)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列举牡丹名品24种,总结了牡丹栽培、育种经验,记述了洛阳人种花、赏花习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其后周师厚(1082年)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列举牡丹109种,芍药41种。元佑年间(1086一1093)张峋撰《洛阳花谱》,列牡丹119种。这些专著对促进当时牡丹发展及后人研究牡丹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今天,在迈进21世纪继往开来的今天,雍容富贵,情系万众的洛阳牡丹必定会益增美艳,倍崇尊荣。洛阳牡丹饮誉天下,得益于牡丹谱记的传世,它是研究牡丹的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洛阳牡丹的谱记资料甚为丰富,专门记述洛阳牡丹的名著就有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和《洛阳花木记》。建国后,洛阳人好花之俗更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经济的快速发展,洛阳市党政领导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民俗,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开发牡丹资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1982年9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定牡丹为洛阳“市花”,并决定每年4月15~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1990年,洛阳已成功地举办了8届牡丹花会,每届接待海内外游客均在数百万人次。花会期间还举办牡丹灯会、经贸洽谈会和一些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洛阳文化艺术品也相得益彰。生产企业和民间艺人向“专、精、特、新”方向共同努力,牡丹石、剪纸、玉雕、刺绣等牡丹工艺都有相应发展,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牡丹艺术的百花园地;以牡丹为特色的化妆品、工艺品、饮品、用品等得到逐步开发;而在花会期间,《千枚牡丹》个性邮票发行仪式、牡丹婚典、牡丹摄影绘画展、盛唐歌舞《千年牡丹情》等活动的举办,“十万宫廷乐舞”、洛阳剪纸、“唐三彩”、“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开发,使牡丹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
  到了唐朝,作为陪都的洛阳,牡丹的种植更加广泛,洛阳牡丹品种更加丰富,并出现了从事牡丹专业人员。“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异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当时牡丹至少有5种颜色:殷红、深紫、桃红、通白、黄色,同时出现了重瓣品种。后唐庄宗(923-926)曾“在洛阳建临芳殿,殿前植牡丹千余本”,其规模不亚于长安唐宫。
  北宋时,洛阳牡丹规模为全国之冠。牡丹出“洛阳者,为天下第一也”。洛阳人对牡丹不呼其名,“直曰花。其宰谓天下真花独牡丹”。“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可见,牡丹人养牡丹、赏牡丹已成为民风民俗。其时,牡丹的栽培技艺普遍提高,在播种繁殖的同时,用嫁接的方法固定变异,牡丹“不接则不佳”,使得新品种不断出现。#p#分页标题#e#
  纵观洛阳牡丹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历代兴亡的演变史。难怪李格非叹曰:“天下之治乱,侯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侯于园辅之废兴”,此言甚诚。
  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极盛于宋。自隋唐以后,洛阳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苏盐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东曹州、广东韶关等地相继引种栽培,如今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洛阳牡丹已溶入了中国牡丹的花海之中,并且香飘海外。公元724年,中国牡丹传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国;公元1656年荷兰开始引种;公元1789年英国引进中国牡丹,培育出100多个园艺品种;美国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开始引进。
  洛阳具有丰富的牡丹文化,它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从唐宋开始出现的赞颂牡丹的诗词、歌赋、小说、故事已经绘画、刺绣等量大且内容丰富。由于人们对洛阳牡丹的至爱,千百年来流传的关于洛阳牡丹的种种神话故事和趣闻逸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们把牡丹比作造福人类的天使,反抗强权的正义化身,把她塑造成美丽、善良的仙女等等,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建国后,洛阳考古发掘墓葬中发现的有关表现牡丹内容的珍贵文物,以及现存的古代建筑上的牡丹纹饰,是研究牡丹史、绘画史、建筑史、雕刻艺术史等不可多得的资料。表现牡丹题材的戏剧歌曲、影视音乐以及工艺美术等作品争奇斗妍,琳琅满目。洛阳牡丹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河洛地域周边牡丹文化的发展,为形成中国的牡丹文化奠定了基础。
  洛阳文化艺术品也相得益彰。生产企业和民间艺人向“专、精、特、新”方向共同努力,牡丹石、剪纸、玉雕、刺绣等牡丹工艺都有相应发展,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牡丹艺术的百花园地;以牡丹为特色的化妆品、工艺品、饮品、用品等得到逐步开发,使牡丹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洛阳牡丹以其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众多的品种、宏大的生产规模、丰富的野生资源、高超的栽培技艺、日臻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及具有深邃内涵的牡丹文化,在国际园艺界及文化界享有崇高地位。
 

【洛阳牡丹】相关特产

1. 洛阳牡丹

2. 洛阳牡丹红

3. 洛阳燕菜

4. 洛阳樱桃

5. 洛阳不翻汤

6. 黄岩洛阳青枇杷

7. 洛阳鲫鱼

8. 洛阳猕猴桃

9. 洛阳银杏

10. 洛阳剪纸

本文来源:https://www.techanonline.com/a504.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洛阳牡丹相关内容

周边地区特产

当地其它特产